歙縣街口鎮(zhèn):銀發(fā)護山徑? 油茶迎豐收
秋意漸濃,歙縣街口鎮(zhèn)雁洲村的高山油茶林碩果累累,豐收在望。然而,通往茶林的山路因雜草叢生、碎石遍布,給即將到來的采摘季帶來了安全隱患。近日,雁洲村村民自發(fā)組織了一場義務勞動。在看到村干部積極清掃山間便道時,村里的留守老人們也紛紛投工投勞,自發(fā)加入到清掃的行動中來。
參與此次勞動的村民年齡多在60歲以上,最年長者已逾八旬。清晨,在薄霧中,這支特殊的隊伍便上了山。他們分工協作,鐮刀割除雜草,鋤頭清理碎石,動作雖不似年輕人般迅捷,卻透著多年勞作積累的沉穩(wěn)與熟練。網格員負責協調安全,村兩委成員帶頭勞動。汗水浸濕了衣衫,但老人們干勁十足?!鞍崖非搴昧?,大伙兒上山摘茶籽才安全、方便。我們還能為村里出點力,心里踏實!”一位老人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大家的心聲。經過一天的辛勤勞動,原本難行的山路變得暢通,為油茶籽的安全采摘掃清了障礙。
雁洲村的高山油茶產業(yè)是村民增收的重要支柱。據了解,該村油茶種植面積達800余畝,茶苗10余萬株。得益于海拔500米以上的優(yōu)良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這里出產的油茶果品質上乘。去年,該村油茶喜獲豐收,產量超過30萬斤,僅此一項就為村民增加收入40多萬元。此外,通過成立農業(yè)合作社,統(tǒng)一種植油茶、辣椒、玉米、南瓜等經濟作物,并與山下加工廠對接銷售,戶均增收約2000元。油茶產業(yè)已成為雁洲村鞏固脫貧成果、推動鄉(xiāng)村振興的關鍵產業(yè)。
此次留守老人們自發(fā)清理山路,不僅保障了油茶采摘季的安全生產,更以實際行動詮釋了“老有所為”的奉獻精神,展現了雁洲村民守護家園、共建共享的責任擔當。一條暢通的山路,連接著豐收的希望,也承載著雁洲村人對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。夕陽下,老人們的身影與煥然一新的山路,共同構成了一幅守護產業(yè)、共建家園的動人畫面。